点焊机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点焊机厂家
热门搜索: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

【消息】泉州老街巷画册昨正式首发黄少萍作序盛赞古城街巷

发布时间:2020-11-23 03:28:09 阅读: 来源:点焊机厂家

《泉州老街巷》里的图片被处理成更有质感的黑白色

闽南网8月28日讯 包括333条古城街巷的画册《泉州老街巷》,昨天在泉州府文庙正式首发。该画册由泉州市委书记黄少萍作序,画册内图文并茂的老街巷被制作成摄影画板,将持续展览至下周五(9月5日)。

这本画册的作者,是摄影人、泉州市政协委员陈敬聪,用一年半的时间走街串巷凝结的作品。泉州市地名办相关负责人说,这份是泉州目前最完整的地名资料。黄少萍在序中评价:这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,意在与广大读者共享古城魅力,从细微处品读历史文化名城的韵味。

展览期间,有兴趣的市民可自行前往。展览结束后,这些作品还将作为乡土教材,赠送给鲤城区教育局巡回展出,以扩大泉州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。

那一年,摔破腿掉池塘

陈敬聪和他的老街巷

随着城市的发展,一些城市记忆或多或少在逐步消失。这是陈敬聪创作的初衷。他希望,可以用镜头给后人留下先辈们的足迹和历史的回忆。

一年半的走访,陈敬聪在收获喜悦的同时,也吃了不少苦头。有一次,在打锡街,为了寻找拍摄的制高点,他爬上楼顶,不小心被屋顶水管绊倒。腿上摔出血,还摔坏了只镜头。在米仓巷那次,为了寻找一座古民居的拍摄角度,他退到一个长满杂草的庭院中。不承想,那原是一个小池塘。结果,自己成了“落汤鸡”,也把厝主吓得不轻。

入册的画面都被处理成黑白感,画面干净、整洁。为了达到最佳的效果,有些街巷,陈敬聪要反复走上几次。他印象深的,是在万厝埕巷,为了能够居高临下地展示两广总督万正色提督府那五进“九十九间”古大厝恢宏的场面,他苦苦征求居住在万提督府旁边一座小洋楼民居内的老阿婆,让他上屋顶去拍摄。可老阿婆怕遇上“坏人”就是不肯开门,他只得在旁静静守候,等待老人的儿子回家才得以进屋拍摄。

尽管如此,古城巷内大部分厝边的热情,依然让他感动。那些在宫观寺庙中打牌、打麻将、下象棋或者守庙的老人,为他热情引路;偶遇庙会还能吃上他们递来一碗热腾腾的斋面,边吃边听他们讲述人们口耳相传的古城街巷故事。

“如果说,城市是文化的容器、凝固的音乐,那么,泉州古城就是穿越1300多年岁月的古风回响。古城至今保留着数量众多、纵横交错的老街巷,她们从历史深处走来,绵延至今,是千年文脉传承的重要载体……我们相信,从老街巷出发,不仅能走进历史,还能看到未来,不仅能发掘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,更能创造出绵延不绝的现代文明。”

——泉州市委书记黄少萍序言摘录

上一页12下一页显示全文 点击进入闽南网论坛>>

老街巷摄影展览持续到9月5日

被触动,带着儿子串街

昨天现场,《泉州老街巷》画册化身为一幅幅画,让人挪不开脚步。年近60岁的林阿婆是土生土长的泉州人,她一边拿着相机拍个不停,一边感慨:“泉州的变化实在太大了。”

林阿婆爱好摄影已有四五年时间,她特别佩服陈敬聪。泉州的很多街巷,承载了一代人的记忆。这样的形式,就是对老街巷最大的保护。

赵女士是作者的朋友,提前看过这部作品的初稿。受到感触,今年春节期间,他们一家三口也尝试花两天时间骑着自行车,想要走完泉州的大街小巷,但只寥寥走了十数条。

赵女士说,丈夫的爷爷曾住在聚宝街,他们也算是老泉州人了。虽然儿子才5岁,但对这些古建筑很感兴趣。她希望在这些老街巷还存在时,可以让儿子亲眼见见。现在,看到一些熟悉的街巷,儿子会很惊喜地说:“爸爸妈妈,这路我走过。”这一刻,总觉得有一种传承已被延续。(海都记者 陈丽娟 黄谨 实习生 林巧巧 文/图)

上一页12下一页显示全文 点击进入闽南网论坛>>

13日,泉州市召开全市宣传部长会议,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、全省宣传部长会议精神,安排部署今年宣传工作。

市委书记黄少萍充分肯定了一年来的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,并就今年工作做出批示。她强调,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围绕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,牢牢把握“两个巩固”根本任务,坚持正确舆论导向、加强宣传阐释、营造良好氛围。

要不断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、十八届三中、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向深入,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“三个自信”,真正“学而信、学而用、学用行”。

要紧跟市委实施“三大战略”部署,精心组织各类主题宣传,充分展示泉州文化魅力、城市形象,广泛凝聚海内外力量推进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”建设;要做好经济新常态的舆论引导,广泛宣传党委政府稳增长政策措施,大力营造“三比一看”、“促进项目落地、帮扶企业发展”浓厚氛围,为大众创业、全方位创新鼓劲加油。

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,注重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,积极创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,加大文艺创新创作力度,推动文化事业、文化产业繁荣发展。

要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,巩固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成果,大力加强社会公德、职业道德、家庭美德、个人品德建设,营造全社会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。

要主动适应、准确把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要求,突出问题导向,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,不断开创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。

针对今年宣传工作重点,会议提出具体要求。要适应新常态,切实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传播能力建设;在理论社科工作方面,要坚持虚功实做,充分发挥思想理论的支撑引领作用;要抓住城市国际化契机,进一步增强文化创造活力和竞争力,深化文化改革发展;在文明道德建设方面,要立足常态化、长效化,切实提升城市的现代公共文明程度;要加强统筹协调、支持基层创新,协同推进各项工作,进一步夯实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基础。

市委常委、宣传部长、教育工委书记陈庆宗进行工作部署;副市长周真平参加会议。(记者 陈淑华)

新常态下,泉州实体经济的发展态势如何?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能否继续保持?3月2日,全国人大代表、泉州市委书记黄少萍接受新华网专访,畅谈新常态下泉州发展的新思路。

支持企业全方位创新

记者:去年5月,泉州出台实施《“支持企业全方位创新”行动方案》,以“政府全方位服务、企业全方位创新”为抓手,有力地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。数据显示,2014年全市经济总量5733亿元,增长10.1%,公共财政总收入723亿元,增长11.3%。黄书记,能否介绍一下去年泉州市是如何支持企业进行全方位创新的?

黄少萍:当今时代,创新已不仅是单一层面的突破,而是要把“全方位”作为政企合力、加快创新的方向,打造更加完备的创新生态系统。过去一年,泉州民营企业技术、产品、组织、商业模式和市场“全方位创新”氛围更加浓厚。

2014年,泉州市在36家省级工业龙头企业名单的基础上,新确认培育304家市级产业龙头企业,不断优化龙头企业服务,加大政策和金融支持力度。去年,银行业机构对36家产业龙头企业授信总额达到709.47亿元,同比增长61.91亿元,36家龙头企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541.53亿元,比增15.6%。

同时,泉州加快培育“科技小巨人”三年行动计划,推动政策、资本、技术等创新要素更好地向创新型企业集聚,推进“百项千亿”、“五年千项”技术改造行动,累计已组织市级以上重点技改项目900项以上,总投资超千亿元,拉动产值提升2500亿元以上,仅去年泉州就完成技改投资637.66亿元,增长22%。

2014年,泉州市还率先在省内实施“数控一代”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,启动“数控一代”百个示范项目、百家示范企业,带动相关研发投入10亿元。同时,积极引导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产品设计、生产制造和经营管理,推动“两化”深度融合,九牧、特步、贵人鸟3家公司被列为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,富贵鸟等22家企业被评为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,数量居全省首位。

除此之外,泉州市还设立20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,完善基于互联网创业的各项扶持政策,持续开展“电子商务在行动”、“泉州名品网上行”等系列活动,大力推进多个电商园区建设,不断拓展“众创空间”,为人人创业、大众创新提供良好的平台支撑和更优质的服务。 “最佳商业模式示范计划” 实施后已有50家商业模式创新案例企业初评入围,对获评的示范企业,泉州市将重点给予政策扶持和宣传推广,并优先享受金融、人才政策、资金补助和专业辅导。

据统计,2014年泉州市总计安排外贸转型升级专项资金6000万元,重点推动服装、鞋、伞、石材(含石雕)、卫浴、陶瓷等6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发展,加快“泉州制造”的品牌出口商品建设步伐。

加快转型升级激发企业创新活力

记者:泉州的传统产业面临全产业链的调整阵痛,政府如何激活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,帮助企业度过难关?

黄少萍:过去一年,泉州着眼于全产业链的协作配套、优化内部结构和上下游企业供应链运作效率,有效创新和提升整个产业价值链。

2015年伊始,我们出台了《关于促进纺织鞋服行业健康发展的18条措施》等措施,帮助纺织鞋服、建筑石材和水暖厨卫部分困难企业度过难关。同时,市里专门拿出3.7亿元设立企业应急保障专项资金,市县两级共同筹集设立了总额超过5亿元的行业性转贷续贷周转基金,防范和化解企业资金链风险。

2013年至2015年,泉州启动“万家企业手拉手”三年行动,将陆续促成当地逾万家企业形成紧密的产能配套协作关系,促进集群内企业“抱团”发力,从而推动产业集群的提升。2014年,全市实现拉手对接产值超过650亿元。

同时,泉州市设立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,打造产业集聚区载体,推进丰泽、晋江2个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石狮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市建设,重点发展科技服务、金融服务、信息服务、现代物流等服务业新业态。持续开展“工业设计在行动”系列活动,设立1000万元产业发展专项资金,引导企业开展工业设计。

2014年,全市新增3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、6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,并成功组织境内外近20家知名设计机构来泉开展业务。此外,泉州大力推动云计算产业发展,引进国家863“云制造”课题成果暨“商腾网”,建立“泉州市云制造公共服务平台”,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应用和服务。

构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

记者:在新常态下,泉州通过哪些措施来服务企业创新?

黄少萍:企业全方位创新,从政府服务而言,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更大范围、更宽领域、更高平台上为域内企业集聚创新要素。

近年来,我们一直都在积极争取国家、省级科技资源布局泉州,在工业设计、成果转化、研发检测、农业科技创新等生产环节,采用服务外包等形式,加快构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,提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。比如,我们成功引进了中国科学院、中国工程院等国家级科研院所来泉建设科研机构、开展创新咨询和技术服务。

在人才建设方面,我们实施“海纳百川”高端人才聚集计划,全面启动泉州市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、泉州市高端海洋人才引进、泉州市高层次金融人才引进、泉州市留学人员优秀创业项目等16个人才项目,及时兑现人才政策待遇,给予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、资金、住房等37项优惠待遇。

同时,设立泉州高新区科技金融服务中心,形成集企业融资,股权投融资,融资租赁,小额贷款,担保,典当,风投创投,新三板辅导上市,无形资产评估等业务为一体的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;设立海峡股权泉州交易中心,目前挂牌企业达307家,今年预计可达400家;成立福建海峡银行泉州科技支行,该专营机构按照“六单”政策运作(单独的评审体系、单独的授权体系、单独的考核体系、单独的信贷规模、单独的准入体系、单独的产品体系),有效缓解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、融资贵问题。

此外,对符合产业特点、规划要求、节约集约原则的传统产业、新兴产业、高科技产业等鼓励类产业项目,无论是新建还是扩建,均在用地指标调剂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安排上予以优先保障,并实行分片包干、挂钩联系制度,开辟“绿色通道”,全程跟踪服务,指定专人跟踪指导该业主项目用地报批工作,让企业少走弯路,节省审批用时。并进一步完善工业用地供应政策,持续推进实施“三旧”改造,对工业用地及厂房改作信息、服务、研发设计、文化创意、仓储物流及其它新兴产业,不办理改变用途手续,不补交地价,服务企业转型发展。

从体制机制上解决企业发展瓶颈

记者:具体有哪些政策上的优惠能够帮助企业全方位创新?

黄少萍:我们要通过抓好“金改”和“民综改革试点”两项国家级试点以及海丝先行区的建设,努力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普遍性问题。

“金改”方面。泉州计划用五年左右的时间,通过打造实体金融服务平台、民间金融创新平台、金融生态发展平台、台港澳侨金融合作平台等“四个平台”,基本形成与泉州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、分层有序的金融组织体系,基本建成主体多元、充满活力的金融市场体系,建立完善形式多样、功能完备的金融产品创新体系。

目前,在全国率先建成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平台,整合导入13多万家中小微企业、500多万条基础信息数据,破解银企之间信用信息不对称问题,新获批成为全国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;在福建省率先出台《民间融资管理暂行规定》,促进民间融资规范化、阳光化;在石狮市设立全国首个县级金融公共服务平台,向社会提供常态化、一站式、公益性金融公共服务。

“民综改革试点”方面。2014年3月份,泉州市继省级民营经济综合配套试验区后,成为国家发改委六个改革试点地区之一,迎来民营经济改革发展的又一重大政策利好。目前,我们正在实施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三年行动计划,力争到2015年,基本形成推动民营经济科学发展、跨越发展的体制机制,民营经济增加值达5000亿元以上;到2020年,形成较为完善的推动民营经济科学发展、跨越发展的体制机制,民营经济增加值达1.1万亿元以上。

海丝先行区方面。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,泉州第一时间按照“文化引领、经贸合作、互联互通、互惠互利”主线,先期编制完成《泉州市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总体方案》,去年就启动了“海丝”先行区建设。

目前,泉州正着手制定《泉州市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贸文化合作先行区行动方案》,提出“十大行动计划”,并筛选配套项目180个,为行动计划提供项目支撑。力争至2020年,海丝先行区在经贸文化合作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,贸易投资自由化、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,对外合作交流更加紧密,人员往来更加便利,使泉州成为我国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城市和充分展示“海上丝路”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,更好地发挥“一带一路”先行示范作用。(记者 王雄 实习生 林楷煜)

点击进入闽南网论坛>>新 春 致 辞

中共泉州市委书记 黄少萍

泉州市委书记黄少萍发表新春致辞

乡亲们、朋友们:

春风送暖,福瑞盈门。在这喜气洋洋、阖家团圆的吉庆时刻,我谨代表泉州市委、市政府,向全市人民拜年!向驻泉解放军指战员、武警官兵和公安民警,向各行各业坚守岗位的工作者表示亲切的慰问!向所有关心、支持泉州发展的港澳台同胞、海外侨胞和各界朋友致以美好祝愿!

蛮拼的一年过去了,泉州有太多的难忘和精彩。这一年,跨越发展步履坚实、足音铿锵。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,抓住“一带一路”历史机遇,全力打响“东亚文化之都”品牌,乘势推进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”建设,凝心聚力实施打造“泉州经济升级版、改革创新示范区、生态宜居幸福城”三大战略,各项事业取得了新进步。2014年,全市GDP5733亿元、增长10.1%,公共财政总收入723亿元、增长11.3%,经济总量连续16年居福建省首位。这一年,“文都”建设精彩纷呈、反响热烈。3000多万本土、海外、海峡对岸、异地泉州人倾情参与,300多场“东亚文化之都”嘉年华接力上演,泉州代表中华文明向世界展示了多元文化的魅力与风采。作为古代“海上丝路”重要起点城市、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重要出发站,我们满怀自信和憧憬,举办了“海上丝路”国际研讨会、国际艺术节、中阿城市论坛等文明交流互鉴活动,为促进国家、地区和城市间的民心相通、友谊合作积极努力,表达了建设“海上丝路”文化交流中心、国际化开放城市的担当和愿景。这一年,改革创新多点突破、再开新局。国家“金改区”、“民综改革试点”、新型城镇化、“海上丝路”先行区四方面先行先试,有力带动了改革全面深化;技术、产品、组织、商业模式和市场“全方位创新”形成氛围,中国科学院、工程院等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加盟,企业家爱拼敢赢、同频共振,“数控一代”示范工程和“中国制造2025”国家试点顺利开展,民营经济、泉州制造在适应新常态中显示出韧劲、加快了转型。这一年,城乡建设同步升级、惠及万家。环泉州湾中心城市、县域大城关、重点小城镇、“美丽乡村”建设更加注重“以人为核心”,更好地留住乡愁记忆。33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兑现,城镇教育医疗、养老服务资源全面扩容,234万务工创业人员共享市民化待遇;泉州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,顺利通过国家级生态市技术评估、园林城市复查。我们的城市天更蓝、水更绿、景观更靓了,广大市民的生活更好了。

岁序更替,一元复始,而今迈步从头越。我们将认真落实“机制活、产业优、百姓富、生态美”美好蓝图,加快建设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”,致力扩大与“海上丝路”沿线国家、城市的双向贸易投资,承接好丝路文明的历史辉煌。我们将把人民的期待变成行动,在这片充满文化底蕴、创业生机、幸福向往的热土上勤勉耕耘、砥砺奋进,续写新时期泉州精彩故事!今年11月,我们还将举办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,热忱欢迎大家分享精彩、多多点赞!

衷心祝愿全市人民、海内外乡亲和各界朋友新春快乐、身体健康、阖家幸福、万事如意!

点击进入闽南网论坛>>

林筱诺闺蜜的私密空间

日本当红嫩模第调皮内衣私房照 [Sabra.net]

香艳十足的蜜桃臀大胆美女羽希子饱满上围诱惑人体图